首页 >新闻动态

直击在线教育利弊 教学质量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0-02-16     发布者:本站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短时间剧烈增长的市场需求把在线教育推到了“新风口”。在线教育前景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不足之处须改进?未来该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期新闻洞察将聚焦这些问题一一解读,敬请关注。


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肆虐,保障大中小学师生的安全,1月28日,教育部通知全国各省区市需要延迟开学的时间。此后,各地教育厅都均对延迟开学情况作出规定,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也陆续按学校正常教学计划积极提供免费线上课程,为大中小学生如期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由此,在线教育行业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而在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所带来的利和弊,也引发大众对在线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讨论与思考。  

 

网络和软硬件制约在线教育发展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短时间剧烈增长的市场需求把在线教育推到了“快车道”。数据显示,自教育部提出“在线教育”后,央视频联合学而思网校推出免费课程直播,平均每节课的实时上课人数达到200多万人;全国20多个省区市纷纷加入钉钉“在家上课”计划,超过两万所中小学、1200万学生将通过钉钉直播的方式上课;还有超过80多家在线教育公司纷纷“捐课”,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课程。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这些“在线教育”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引起了大众的讨论。

 

首先,采用线上授课的模式,对于许多师生而言,效果明显不如线下。在湖北省某小学任语文教学的黄老师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和线下授课不同,在线上授课,老师只能面对小小一面屏幕,不能和学生形成有效互动。学生的一举一动难以反馈到老师眼里,老师就很难把握教学的进程。

 

孩子在读小学二年级的马女士也忧心忡忡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自在线教育开始推广后,孩子的学习问题就成了她心头大石。“在家通过电脑上课,孩子觉得没有老师管了,学习就不专心了,总是学一会玩一会,说也不听。”

 

其次,在线教育非常依赖网络环境,尤其是直播授课,对于网络环境的要求更高。可以说,网络质量直接决定了在线教育的基础。然而,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网络基础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在线教育难以运用到各个地区。

 

“刚开学的几天,网上直播平台经常‘卡顿’,有时候‘卡顿’时间过长,等恢复过来时,老师已经讲到了下一个知识点。”因疫情被隔离在乡下老家,只能通过手机和流量进行在线学习的初二学生孙同学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由于乡下网络不好,上课时“卡顿”是常态。为了补上遗漏的知识点,她不得不课后多次回放老师的教学视频。

 

记者也发现,在线教育大规模开启的初期,由于在线人数暴增,不少地区上课时经常会遇到“卡顿”和“死机”,一些平台的服务器还出现了“宕机”。尤其是对线上直播平台而言,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卡顿”是出现概率很高的一件事。

 

“‘卡顿’容易造成教师授课的不连续,会影响整个课堂的连续性。对于好一些的平台而言,出现‘卡顿’时不会影响教学,但对于差一些平台而言,出现‘卡顿’往往会导致教学中断。”一位在线教育企业的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第三,在线教育的教师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一个不熟悉的教育平台上遇到合适教师的几率不超过50%。很多直播平台没有相应的教师管理委员会来监控教师的教学质量,这也是线上教学质量口碑始终难言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在家搜小学的语文、数学课,就能弹出来一大堆,选起来眼花缭乱,也不知道哪个质量好,哪个适合孩子。”不少家长感慨说,相比把孩子送去学校上课,网上上课,在没有参考和质量评价标准的情况下,更考验家长挑选课程的能力。 

 

教学质量决定在线教育竞争力

尽管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暴露了一些问题,但需注意到,在线教育并不是短期的应急方案,在线教育的发展也不会因这些问题而停滞不前。事实上,在疫情暴发前,在线教育的市场潜力就已广受关注。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2020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4041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4538亿元;在用户增长上,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2.61亿人,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9亿人。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消费升级、二孩政策开放、80后90后父母教育意识不断增强,高质量教育需求愈加迫切,推动在线教育向“刚需化”转变,促使市场规模、用户规模不断攀升。而在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对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宽带网容量提升明显,5G时代的到来,更是为各类在线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在线教育注定会成为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结束后,网络基础、硬件设施得以完善,在线教育势必要经历同质化竞争。因此,教学质量将是决定在线教育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所在。

 

“未来,在线教育企业更应注重服务和内容质量,加强教学教研能力,不断创造和输出符合网络教学特点的优质内容资源。同时,通过增强技术和服务能力,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的体验。”好未来集团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加强教学互动,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也很关键。”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李逢庆认为,对于在线课程开发者而言,要从不同课程类型和内容特点决定教学形式和效果,通过更新技术、拓展内容等多方面加强互动,加大线上线下结合。

 

“要构建在线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生态环境。”李逢庆还建议,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引导或资金技术支持。企业、教育机构应从教育的逻辑开发软件、系统、平台、工具和课程。学校要通过重构教学流程、重组教学资源等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同时,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监管和对授课教师资质的评估。

 

总而言之,疫情给在线教育行业带来了危机,同样也带来了机遇。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只要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作出正确的选择,离胜利便不远了。

疫情下在线教育孕育商业蓝海

a1ec08fa513d2697bcfdceed4bf58efd4316d86d.jpeg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童彤

疫情之下,我国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一方面在响应教育部有关“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政策精神的同时,无不在新的市场风向下寻求线上发展空间。用多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培训机构业内人士的话说,“互联网+教育”为受疫情影响的泛教育行业提供了求生突破口,一片由市场主动转向带来的在线教育培训商业蓝海已然展现在眼前。 

教育行业“上线”现冰火之像

疫情的持续影响,让曾经风生水起的各大线下实体教培机构集体“哑火”,而曾经充当绝对配角的在线教育,几乎一夜之间被推上了舞台的中央。数以亿计的在线教育需求的集中涌现让在线教育市场集体井喷,上市和深市相关概念股逆势爆发,除在线教育主体个股上涨外,就连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提供、相关在线课件开发、相关云计算以及有意释放投身在线教育市场的商业巨头类个股也实现普涨,这与其他市场各类主体的表现形成明显的冰火两重天。

“在线教育市场前景似乎一夜之间实现井喷,备受各界肯定和追捧,幸运的是,我们还算早有准备。”2月15日,北京某英语教育连锁机构大区业务经理王怡跟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聊起了疫情暴发以来该机构经历的数个难忘的日夜。用她的话说,现在看似乎各路媒体都在报道在线教育的优点,但实际上,早在1月底尚在春节假期期间,总部就开始了与各大区间的密切联络,每天数十个视频电话会议让人倍感辛苦,后来总部作出重要决定,即暂时无限期取消线下复课,同时立马启动各校区的线上系统维护,包括与服务器运营方面的及时联络,以及针对教师和销售人员的远程在线培训。

“现在看总部的决定十分明智。”王怡说,本来各校区最早线下复课时间是2月4日,后来临时决定改为2月10日在线上逐步实现复课,同时进行的就是各班课教师与学生家长对接线上试听课的时间,由学生家长自行决定是否线上复课或等待线下复课。“从我们全北京12个校区截至2月14日的周统计看,线上复课率几乎达到了85%,这与前一周的38%明显是大幅度提升。”

“一方面是家长们可能也都认清了现在的形势很难快速回到正轨,另一方面,线上的形式也是我们教育品牌的主打内容之一,覆盖各年龄段的在线教学课件很充分,可以百分之百地衔接线下教材。”王怡还介绍说,其英语培训主打外教培训,自疫情暴发至今,12校区在职外籍教师没有一人离开,工作人员的薪资也并未因为疫情耽误的工期而减少,甚至总部还另外给予每个员工不同级别的奖金以资鼓励,“对于教培机构而言,留住了人才也就留住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

然而,并非所有教培机构都能像语言类等学科教育可以利用线上形式开展内容教学,那些涉及到直接互动的门类虽然同属教培机构,但仍难以有效对接线上资源,切实实现复产复工。毕竟,一旦无法让平日的教学活动实现有效运转,对于投资教育机构的投资方而言,意味的就是停摆与无休止的成本支出。

小李,在北京市某商业密集地区租赁一间写字楼开办美术、艺术类培训机构,自1月下旬停课放假至今,仍处于关门歇业的状态。究其原因,2月17日,她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因为美术类培训需要实际耗材与亲手指导,远程类教学方式并不适用,“目前只是以微信群组的方式与学员保持密切沟通,通过布置一些美术作业的形式丰富课余生活。”小李说,这样做只是确保不至于与学员彻底失去联络,我们并未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反而是,自己的写字楼租金成了最大的成本支出,目前正在与出租方协商租金减免的事宜。

实际上,小李并非个案,与她有着同样经历的赵女士面临的困境或许更大。“我去年刚刚在同一个艺术区开设了瑜伽馆和美术班,招收的学员有成人也有儿童,现在也是全部处于停业状态。”赵女士告诉记者,租金肯定是不会减免,人员的薪资也不好减少,唯有老师每堂课的计件费用可减免,但相对于每月动辄十万余元纯支出而言,根本不值一提,“要是还不能及时回到正轨,或许我也就能撑2个月了。”赵女士略显无奈地说。 

在线教育蓝海,政策鼓励与约束并存

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曾强调要“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入2020年的中国在线教育于2019年10月2日在线教育又迎来了新的政策纲领,即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申要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提出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

“从机构经营者看,在线教育方式省去了教学场地和校区运营人员等各类杂项成本支出,可以让资本更集中于课件开发与优质教师的聘请上;从参与在线教育的学生和家长来看,在线教育节省出行成本,便捷高效,这或许让以往纠结于线上和线下模式的家长集体投身线上。”某专营品牌包装与策划运营的职业经理人、方案企划师孙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其曾经参与包装宣传的两大连锁教育品牌的经验看,可以肯定的是,以往曾经充当配角的在线教育方式即便在疫情退去回到正轨后,也会继续呈现稳定上涨的态势。

在市场火热与政策鼓励的同时,在线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更为严厉的监管。毕竟,在线教育的监管和审查相较于线下而言更具便利性。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2月14日发布《关于严禁任何校外培训机构近期以任何形式开展线下培训的紧急预警》(以下简称《预警》)。针对近期个别地区的校外培训机构在线下组织所谓的补习班、冲刺班,有的培训机构打着“响应教育部号召”的旗号向幼儿园推广付费超纲网课,已被当地教育部门依法取缔查处的现象,《预警》认为,“这些校外培训机构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当地教育部门的行动是极其果断和正确的。”同时《预警》重申疫情期间,严禁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聚集性培训活动。在线培训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开展,不得违规组织开展超前超限超纲在线教学。对顶风作案者,将给予最严厉的惩处。

案例

从拒绝到选择,只有“一堂课的距离”

aa18972bd40735fa40999f5d825f33b50e2408f9.jpeg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童彤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原本主打“一对一”教学、沉浸式体验教学等宣传口号的各类教培机构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而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一方面是公立学校延迟开学遥遥无期,另一方面是各类培训机构的课程取消。

 

“虽然疫情期间吃喝不担心,但总不能让孩子从早到晚瞎玩吧?”2月16日,听闻要与记者聊一聊在线教育的话题,家住北京的孙敏(化名)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据孙敏介绍,虽然孩子还小,但同时在上两个培训课程,一个是幼小衔接的数学和语文,另一个是校外的英语培训。“原本应该2月6日统一复课,但后来一拖再拖,直到现在,幼小衔接的课程也没有恢复,英语培训则可以选择调换成线上课程,每节课25分钟,一次上四节课,等价折合线下课程扣除。

 

“起初听到这个家长们直观反映是不合算,毕竟线下的课程比较贵,虽然,线上课程一次上四节课的时长和线下差不多,但还是觉得不合算。”孙敏介绍,孩子的英语班一共8个小朋友,从群聊里回复的情况看,无一例外地都拒绝接受这一方案,一致同意等待线下复课。“后来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期间陆续可以从培训机构老师发的朋友圈中看到一些线上回复上课孩子的情况,感觉还不错,于是就开始动心了。”

 

后来,经过与班级老师和培训机构教学主管的协调,孙敏儿子所在的班级获得了先优先上四节试听课的机会。至于是否真正决定线上复课,待试听课结束后再定。

 

用孙敏的话说,“从抵制甚至拒绝线上上课到后来主动联系表达想上线上课的需求,其实也就用了一节课,25分钟的时间。”

 

孙敏介绍说,感觉孩子线上上课效果不错,她不仅选择调换成线上课程,还又购买了该培训机构“一对一”的线上课程包。

 

据本报记者从相关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了解到,目前公司原本的线下储备课程销售均已停摆,所有销售人员一致转向销售在线课程,“销售业绩和提成与线下课程是一样的,对于销售人员而言没有变化,况且,利用现在全社会对在线教育刮目相看的优势,线上课程的销售情况比起以往的线下课程销售更加乐观。”某连锁教育培训机构销售员小赵对记者透露。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停课不停学” 在线教育迎井喷

相关新闻